close
產品分類:書籍、文具、DVD - 文學、人文、電子書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 -
$458 |
|
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 - 商品詳細現況請由以下連結進入 Yahoo 購物中心確認喔 :) http://tw.buy.yahoo.com/gdsale/gdsale.asp?gdid=2014029&co_servername=b58bc648c8ee95ead4c0547de27c5982 |
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
.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 .文化評論家 宋國誠教授導讀 .楊照、郝譽翔、英國著名作家francis wyndham、《紐約時報》重量級書評家 角谷美智子 經典推薦 |
|
●內容大要
畢斯華斯先生自小寄人籬下,一生命運多舛、災禍不斷,畢生心願就是擁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長大後為了擺脫貧窮,他被迫入贅一個富裕的大家族,儘管凡事都得看人臉色、遵守繁文縟節,仍未忘卻心中最大的夢想,即擁有自己的房子,帶著妻兒離開這個家族。 後來他誤打誤撞進入報社,培養出寫作的熱情。等到他終於可以買一棟自己的房子時,卻意識到現實和期待並不一樣,貸款的利息和生活所需使他背負沉重的債務;等到學成歸國的女兒找到工作,畢斯華斯先生終於可以繼續他熱愛的寫作時,上帝卻不給他機會了…… 《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是奈波爾創作生涯初期的傑作,描寫一個脆弱、敏感、熱愛寫作卻被生活磨難吞噬的人生,他以自己的父親為創作原型,娓娓述說一個令人難忘的悲喜劇。這是奈波爾最具傳統小說色彩、可讀性最強的一部經典作品,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小說之一。 |
●作者介紹
v. s. 奈波爾(v.s. naipaul) 1932年生於千里達,父母為印度裔。1950年,奈波爾負笈英國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四年後搬至倫敦,開始執筆為文,從此專事寫作,主要創作小說與隨筆,公認是當代英語文壇巨擘。 奈波爾因父親的「印度海外移工」身分成為千里達移民第二代,擁有多年殖民地生活經驗,後來又入籍英國,多重身分與豐富的遊歷經驗使他成為當代最重要的「殖民流亡後作家」,作品深刻探討移民歷經殖民經濟的盤剝欺凌而產生的精神壓抑與扭曲,以及既無法追溯血源亦無法歸屬移民新居的無根狀態,文字語調尖酸辛辣,字裡行間充滿批判與嘲諷。 奈波爾出版的小說有《神秘的推拿師》、《艾維拉的一票》、《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史東先生和騎士同伴》、《模仿人》,以及短篇集《米格爾大街》(獲頒毛姆小說獎)和《島嶼旗幟》,這個階段的作品多取材自早年千里達的生活,從英國生活的西方文化經驗回頭看千里達的落後殖民社會,由最早的幽默與嘲諷,逐漸加入反省與批判,筆調日益深沉。1971年,奈波爾以《在自由的國度》獲頒布克獎,這是英語世界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後又出版了六部小說:《游擊隊》、《大河灣》、《抵達之謎》、《世間之路》、《浮生》和《魔種》,處處充斥著時代急遽變革所衍生的文化認同與衝突,其中人為爭禍引發的騷動、繁華與空洞,讓讀者不斷反思,閱畢之後仍然久久揮之不去。。 1960年起,奈波爾開始遊歷各國,從印度遍訪至非洲,他的旅行文學作品往往赤裸裸地揭露第三世界國家的現況,成為西方國家觀看這些社會之眼。《旅程中途》記錄他對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殖民社會的個人印象。《幽黯國度》、《印度:受傷的文明》和《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則是備受好評的「印度三部曲」。1969年出版《消失的黃金城》,對新世界歷史有出色研究。1972年出版中篇散文集《太擁擠的集中營》。1980年出版《伊娃.裴倫歸國及千里達殺戮事件》,取材自遊歷阿根廷、千里達和剛果的見聞。1984年出版《尋找中心點》,他在此書的〈自傳序言〉裡提及自己如何成為作家。1989年出版《在南方兜一圈》,記述他在美國南方的所見所聞。 1979和1980年,奈波爾造訪伊朗、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和印尼,並於1989年出版長篇作品《在信徒的國度:伊斯蘭之旅》。續著《超越信仰》探討上述國家如何改宗伊斯蘭信仰,是相當重要的作品。 1999年,奈波爾出版《父與子的信》,收錄他和家人早期的往來書信。2007年出版《奈波爾的作家論》,談論他的寫作生涯與觀察。 奈波爾獲獎無數,包括《神秘的推拿師》獲頒萊斯紀念獎、《史東先生和騎士同伴》獲頒霍桑登獎、《米格爾大街》獲頒毛姆小說獎、《在自由的國度》獲頒布克獎。1990年,奈波爾以其對文學的貢獻,受英國女王封為爵士。1993年獲頒柯蘅英國文學獎,成為該獎項的首位獲獎人,以表彰他「對文學創作的終生成就」。2001年,奈波爾獲頒諾貝爾文學桂冠。 |
●推薦
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頌詞: 這是一部獨特的小說,建構出完整的世界,讓我們看到大英帝國邊緣的微型印度世界,也是他父親生活的場域……他揉合了小說敘事體、自傳和紀實影片,幾種風格交織得天衣無縫。 溫德漢(francis wyndham),英國著名作家、書評家: 《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體現了人道主義小說的偉大傳統,對殖民地的處境做了細緻且清楚的分析,突出於任何一部文學作品之上。 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紐約時報》重量級書評家: 這是奈波爾最好的小說。 |
●導讀:自我與家園的永恆尋覓
文/宋國誠 二○○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身印度婆羅門世家,因父親「海外移工」身分成為千里達移民第二代,後再入籍英國的維迪亞達爾.奈波爾(v. s. naipaul, 1932-),因其多重身分與豐富的遊歷經驗,被視為當代最重要的「殖民流亡後作家」。他以「最真實的現實主義」寫下了《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描寫一個邊緣人物為求一處棲息歇腳和安身立命的「房子」而奮鬥至死的故事。其中悲喜交加、冷熱迭起、心泣如絲的風格,道盡了殖民地生活的盤剝與不義,寫出了下層庶民掙扎奮勉卻終告失敗的坎坷人生,讀來予人一種隱藏在幽默背後冰心徹骨的悲涼之感! 埋臍入土--異族移民的悲歌 《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是奈波爾以其父親為原型人物而創作的一部作品,作品旨在討論「移民創傷」(colonial trauma)和「認同倒置」(dislocation of identity)的辛酸與噩運。這裡所謂「移民創傷」是指好幾代移民工人歷經殖民經濟的盤剝欺凌所留下的精神壓抑與扭曲,「認同倒置」則是指一種既無法獲得血源追溯亦無法歸屬異地新居的「無根性」(rootlessness)。 主人公穆罕.畢斯華斯出生時胎位不正,而且生來就有六根指頭。家人為了解除這一魔咒,找人來算命。算命師預言這個「六指小孩」必須遠離水,包括河水與海水,但是這一斷語,竟導致畢斯華斯的父親在他年幼一次短暫失蹤時,以為他跌落水塘而下水搭救後竟力竭而死的悲劇。父親死後,本已一貧如洗的家庭頓失支柱,母親只好變賣田地和房宅作為家用,並搬到姨母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從此,畢斯華斯成為一個「無家可居」的人,在以後的三十五年裡,他像一個流浪者,輾轉流離在無以為家的地方。 奈波爾以「胎位不正」、「六指怪手」作為象徵,意指畢斯華斯生來即帶著「種族原罪」的胎記,一種不純正的血統,一種低下、卑賤的出世背景。畢斯華斯剛出生時,外婆把他的臍帶埋入後院的土裡,這一「埋臍入土」的象徵性動作,具有雙重的隱喻效果:一是象徵對「新居之土」的寄身與認同,但另一方面也意謂「初生即入土」(生來即死)的失敗性預言。 畢斯華斯出生不到九天,不小心在睡眠中把第六根手指扭斷了,這一象徵「斷宗-離祖」的隱喻,是一個關於與祖先血緣「欲連還斷」的意象;外婆把斷指埋在屋旁的牛欄裡,這又是一種帶有「未死先葬」、「身懷污穢」的陰暗啟示。幾年後,畢斯華斯重返出生時的老家,想要尋找那埋在土裡的臍帶和斷指,但畢斯華斯不僅無法找到自己被丟棄的「遺體」,更發現舊日的遺跡已完全變樣。「當年他的臍帶在不祥的出生夜晚埋了起來,第六根手指不久也遭受同樣的命運,如今兩者都歸於塵土。……這世上曾經見證畢斯華斯先生誕生與年幼歲月的一切,如今全都消失了。」(見頁四十四)奈波爾正是運用了這些隱喻來影射殖民地移民工人一種「失身、失土、失祖」的無根性,從而定義了畢斯華斯是一個民族文化與個人身分的「失憶者」。 逃離精神監獄 父親死後,為了維持家計,畢斯華斯來到當地一個印度移民大家族--圖西家族--所屬的雜貨店擔任廣告畫匠,不久,畢斯華斯暗戀上了這個家族的一個女兒。然而,重視階級制度的圖西家族雖以畢斯華斯具有婆羅門背景而同意這門婚事,但條件卻是畢斯華斯必須以入贅方式進入女方家族(按照印度的習俗,入贅對一個成年男子是一項莫大的恥辱),並且實際上的身分只是個長工和家僕。對畢斯華斯而言,「入贅」不僅是婚姻形式上一種不對等的關係,從「在地權力」的視角來看,更是一種對「移入者」的身分剝奪與尊嚴踐踏。 果然,畢斯華斯失去了第一個孩子出生時的「命名權」。女兒的名字是由妻方家人取的,事前甚至沒有詢問作為父親的畢斯華斯本人的意見,這意謂著他被剝奪了「父位權」。當他看到自己女兒的名字登載在出生證明上時,他非常憤怒,他直接把女兒的名字改了,並填上自己的姓氏。這一「改名動作」意謂著畢斯華斯試圖以改名奪回自己的父位權和命名權。但儘管如此,連女兒的母親在內的圖西家族,依然以女方姓氏稱呼他的女兒,即使女兒長大之後也從未「改姓歸宗」。 畢斯華斯的「妻家」--哈努曼大宅--是一個「後殖民社會」的小型縮影。在千里達這一個前西班牙與英國統治的小國家裡,大宅看上去像一座異軍突起的白色城堡,它有著高大的混凝土牆壁,看起來既堅硬又厚實;大宅進出的門很窄小,為了安全和避免被外人窺視,牆上連一扇窗戶都沒有,它整體上顯示一幅龐然大物、堅不可摧和冷漠景象。 實際上,大宅本身不只是一棟居住的房屋,它還是一種「權力空間」的架設,支撐著種族、貧富、世襲的階級制度。然而,住在大宅內的畢斯華斯,既無自我空間也無立足地位,因為大宅內充滿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就連他的妻子也總是站在母親一邊,用鄙夷的口吻嘲笑畢斯華斯。畢斯華斯甚至遭到他的連襟的毒打。於是畢斯華斯決定逃離,逃離這個麻木不仁的腐敗世家,逃離這座令人窒息的精神監獄,他決定要建立自己的房子,一個可以安身立命、休養依靠的家。 畢斯華斯帶著妻子來到圖西家族遠在鄉下的一家店鋪,儘管這只是一間低矮、窄小的屋子,上面還覆蓋著鐵鏽斑斑的鐵皮屋頂,但這畢竟是他和妻子自立門戶之後得到的新房。然而在這棟房子裡,畢斯華斯依然無法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搬進新居不久,妻子基於家庭傳統,請來了她的妹夫,一個自稱「梵學家」的男子來到家裡進行祝福儀式,沒想到圖西家族所有成員攜老扶幼全部到齊,在家中狂歡作樂,他們踩壞了花園,也耗盡了他的積蓄。 現實中雖然不能獲得自己的房子,但在想像中,在模擬與寄望中,畢斯華斯也許可以獲得一些安慰和補償。在一個耶誕節夜裡,畢斯華斯花了一個多月的薪資,給女兒買了一座玩具房子。玩具房子外表華麗優美,內部裝潢考究。但沒想到,一座玩具房子引起宅內大人與小孩的妒嫉,沒幾天,玩具房子就被他人撕裂拆毀,丟棄在一棵枯樹底下,成為一堆破瓦碎木…… 一場失敗的命運 畢斯華斯曾經兩次為自己建造了房屋,一次是被家族派往「綠谷」擔任莊園監工期間,畢斯華斯勉強用了劣質的二手材料拼湊了一個房間。但是長期的剝削和暴力管理,莊園勞工與圖西家族的關係十分緊張,畢斯華斯整天擔心工人會偷襲報復,長期的精神壓力導致了畢斯華斯精神崩潰。就在他返回哈努曼大宅養病的一個暴風雨夜裡,莊園工人趁機燒毀了他的房子。康復之後的畢斯華斯不願再留在此地,一個人獨自流浪到首都西班牙港…… 在此期間,畢斯華斯幸運地獲得了一家報社實習記者的工作,看來,四處碰壁的畢斯華斯就要轉運翻身了。在擁有穩定收入下,畢斯華斯再度興起為自己搭蓋房子的願望。他選了一個偏遠郊區,很快地蓋好了新的房子,全家人再度興高采烈地搬進了新房,並且把這裡看成了屬於自己永遠的家。不幸的是,才蓋好不久的新房子,竟被孩子們引發的山火燒掉了一大半,畢斯華斯再度陷入走投無路、無家可居的境地。 偶然間,一位律師事務所職員自願將自己一棟房子低價轉讓給畢斯華斯,這似乎是他最後僅存的希望,他顧不得檢查房子是否暗藏瑕疵和缺陷,就貸款買下這棟舊房子。沒想到「低價轉讓」只是一場騙局,房子本身低劣不堪、破損連連,樓梯搖晃、地板塌陷,沒有後門,窗子也無法閉合,於是畢斯華斯被迫再花一筆錢進行修補。然而,住在這間屋子裡,身體沒有舒適之感,靈魂沒有安寧之處。因為背負巨大債務,畢斯華斯必須加班超時工作,最後竟因心臟病死在自己尚在修補的房子裡,他一生企求擁有自己房子的願望,最終宣告破滅。 房子為什麼這麼重要?為什麼畢斯華斯要耗盡一生的努力,去擁有一棟房子?因為房子不只是一個「住宅」(house),而是一個「家園」(home),一個集人格、自我、身分、認同於一體的「整全象徵」。擁有一棟房子,就意謂擁有「世間的居所」,擁有一棟房子,就意謂擁有一個完整的自我,不再流亡並得以安寧。畢斯華斯一生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然而,僅僅這麼一個卑微的願望,他必須忍辱茍活,他必須積勞一生,但最終竟然一磚不得、一瓦難獲! 「房子」,不只是一間房子,不只是人們生活飲食、穿衣、睡眠的物質基礎,在畢斯華斯乃至所有殖民地人民的世界中,房子更是靈魂棲身、文化歸屬、精神安定的場所。在畢斯華斯的一生中,始終潛伏著「逃離-歸往」、「塌陷-重建」的循環命運,它雖以失敗告終,但正是在這種悲喜得失的無常中,我們體驗了一種尋根立命、尋夢託望的永恆意志,感受了人性中永不枯竭的悲壯力量。 原文出處:《經典50:二十世紀西方小說五十大》(傳記文學出版社),並經作者再次修訂。 |
初版:99/03/01 . 出版:遠流出版
開本:正25開 . 裝訂:平裝
類別:語文類 . 央圖分類號:873.57
頁數:592頁 . 重量:710公克
商品詳細現況請由以下連結進入 Yahoo 購物中心確認喔 :)
http://tw.buy.yahoo.com/gdsale/gdsale.asp?gdid=2014029&co_servername=b58bc648c8ee95ead4c0547de27c5982
產品分類:書籍、文具、DVD - 文學、人文、電子書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